台湾辐射屋

时间:2012-06-25 00:11 来源:http://www.5idmw.com
全台湾有905间辐射屋,不少是在1982年前后兴建的,因为含有辐射钢筋导致,原能会收购的遭高辐射污染的房子,但同一大楼跟週边,居民却仍然进进出出,可能暴露在辐伤害射的险境裡。
斗大的看板,辐射屋在此,小心辐射伤害很耸动斗大的看板,辐射屋在此,小心辐射伤害很耸动,大楼中间楼层被原能会认定是辐射屋,但是一楼是营业的便当店,顶楼看来还有住人,不怕辐射危害吗?跟辐射屋为伍,有的民众不以为意,或许跟便当店原能会张贴测得辐射合乎自然背景值有关。
而在桃园的这栋住商大楼,四楼也有辐射屋,贴上产权属于原能会,请勿擅入公告,光在大门测得0.47微西弗,大于正常背景值的0.2微西佛,楼下还有妇产科在营业,令人心惊惊。
住户担心不是没原因,台湾共有905间辐射屋,多是因为建筑使用的辐射钢筋,一项统计,从1982年爆发到2005年,一共有6千2百多人设籍在辐射屋,追踪发现有171人确定罹癌。
立委要求正视辐射屋问题,原能会不该只是将测得高剂量辐射的房屋买下列管,如何让附近居民在辐射屋週边活动,而不受到辐射污染,也该正视。 民视 2011-03-23
辐射屋十年纪事
在全世界有三场辐射污染造成的灾难,所殃及的人数超过万人,一是日本长崎广岛的原爆、二是苏联的车诺堡事件、第三个就是台湾的辐射屋污染事件。日本的原爆、苏联的车诺堡,似乎都已成了过去式,但是辐射屋在台湾却仍然是个进行式。
从民国81年第一栋辐射屋发现至今,已经十年了。十年来辐射屋一栋栋地浮出檯面,一直到今年为止,台湾总共发现185栋辐射建筑、1620户辐射屋,大多分佈在北县市、基隆、桃园。
十年来辐射屋一栋栋地浮出檯面这其中包括了幼稚园、学校、办公大楼、国宅、别墅,甚至还有马路的人孔盖、铁门窗。估计有将近一万人曾经在辐射屋中居住、上班、上课,这其中除了公家单位、国宅与学校已经拆除重建外,其他大多数的辐射屋至今依然矗立街头,许多民众进出辐射建筑而不自知。
台北市民生别墅是所有辐射屋裡名气最大的,这栋曾被政府列为需要强制拆除大楼,如今楼下商家林立,许多住户仍住在裡面。曾是民生别墅住户的辐射安全促进会前会长王玉麟说,「民生别墅总共70户,搬走了26户,其他都照样居住而且楼下店面是门庭若市,居住的人有的是租给人家住,到现在除了被政府收购那几栋房屋以外,其他哪一层没有住人?都住了人。」
矗立在新庄琼林路口的住宅,是全台湾、可能也是全世界辐射剂量最高的屋子。发现辐射之后,原委会收购了大部分高剂量的房屋,琼林路这栋住宅宛如废墟一般。但是八年过去,当我们再造访琼林路,却发现仍然有三户人家居住在裡面,而一楼也多了家新开张的店面。
「刚开始发现辐射的时候,我们想能不能立刻重建,可是后来才发现,那个重建的路实在太遥远了。」曾住在琼林路辐射屋的洪淑娟说。
究竟,众多辐射屋难以拆除重建的原因在哪裡?原来,当初原委会在处理辐射屋时,是以『户』为单位收购严重污染的住户,然而,由于收购价格远低于市价,有些住户不愿意廉价出售,另外中低污染户又不被列为收购对象,以至于在同一栋辐射大楼内,却有着不同的命运。
这些矗立在市区的辐射屋,大多并未有任何辐射的警示标志,提醒民众要保持距离。
健康上的问题,是辐射屋居民另外一个疑虑。在今年罹患乳癌的林小姐,十年前曾在台北市中心一栋高剂量的辐射办公室工作。「我们同事大概十三四个,女生有七八个,现在有人有内分泌的问题、有血液的问题、有三个癌症,一个甲状腺亢进。
辐射屋对居民的伤害没有发病的人他们更紧张,他们也都很担心。」其实,林惠瑛与同事早在十年前就得知他们工作的办公室是一栋高剂量的辐射屋,这些年来虽然定期做健康检查,也查出血液异常的毛病,却始终不以为意。
这两年老同事的健康纷纷出状况,自己也在今年检查出乳癌,曾在辐射屋中工作的阴影突然鲜明起来。林惠瑛与同事怀疑自己罹患癌症的原因与辐射有关,写信陈情原委会希望能得到些许医疗补助,却只拿到了一张慰问信,令他们感到非常失望。
林惠瑛说,她们没有能力去证明自己罹患癌症与辐射暴露有直接关係,但是同事之间得重症的比例如此高,让他们不得不怀疑。
辐射屋居民的健康情形究竟如何?根据阳明医学院近年来针对低剂量辐射屋居民及学童的染色体分析,在辐射屋居住或曾在辐射教室就读的学童,染色体变异的比率的确高出一般民众。
此外,辐射屋居民在罹患白内障、甲状腺肿瘤以及白血病等血液病变的疾病上,也有较高的风险,然而这些疾病都有一定的潜伏期,而遗传上的问题甚至要等到生育时才会发现。也因此,辐射屋居民的健康检查与追踪一直在持续中。
十年走来,辐射屋事件并没有过去,只是被澹忘。
因为当初少数官员的刻意隐瞒,致使辐射屋延宕了七年的时间才曝光,我们的社会也因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除了公部门至少付出的10亿经费外,还有多少人赔上了财产、健康、家庭,并且持续在付出代价?
作者:张岱屏 (公共电视记者)来源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环境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