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201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1-06-26 18:50 来源:http://www.5idmw.com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关于商鞅变法和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商鞅变法和戊戌变法都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所以都遭到旧贵族的反对而失败;

   B.商鞅变法的目的是要发展封建经济         ,戊戌变法的目的是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商鞅变法和戊戌变法都有关于教育方面的措施;

   D.商鞅变法和戊戌变法前,都面临着相似的社会环境。

2.下列历史人物,其文化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是                  (     )

①蔡伦        ②哥伦布          ③拿破仑          ④牛顿         ⑤张衡

   A.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3.我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下列关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政策和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     )

  A.秦朝为了防御匈奴的进攻,在西北地区修建了长城;

B.唐朝对少数民族的措施有和亲、册封、设置管辖机构等;

C.清朝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理,设置了驻藏大臣;

D.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下列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商鞅变法奖励耕战,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是指国家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三中全会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D.罗斯福新政中,为了缓解经济危机,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国家给予奖励。

5.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曾说:“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

国。”他的根据是                                                        (     )

A.美国在独立战争中曾得到法国帮助    B.法国大革命鼓舞了美国的民族革命

C.起源于法国的启蒙思想影响深远      D.美国人大多是法国人的后裔

6.据调查统计,1850年英国某地区有鞋匠、木匠、铁匠等手工业者238人,到1910年则降为118人。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     )

  A.人口流动频繁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工业化的推广                    D.圈地运动的深入

7.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北京对周恩来总理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次握手标志着中美两国                  (     )

A.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B.正式结成反苏同盟

C.开始了关系正常化                D.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8.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了“日山而作,日落而息”,是谁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延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时间                                    (     )

 A.瓦特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D.牛顿

9.二十国集团(G20)首尔峰会于2010年11月12日下午在首尔落下帷幕,尽管美国最近推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遭到与会国的反对,各代表团在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后最终达成妥协(如右漫画),通过了峰会的最终文件—《首尔宣言》,宣言重申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将通力合作的立场,重申汇率决定机制应由市场决定,建议各国应该克制竞争性货币贬值,防止汇率出现过度变化和无序波动。《首尔宣言》表明了                     (     )                                                                 

A.区域集团化       B.政治多极化     C.国际汇率一体化      D.经济全球化

10.目前,我国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开展经济建设,下列有关经济建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B.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出现衰退;

D.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中,相同的是都实施非军事化措施。

二、材料解析题(8分)

材料一:丞相王绾等言:“诸候初破,燕、齐、荆等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候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是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候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一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在伏尔泰之前,只有以某些国家领袖的名字来命名时代的先例;伏尔泰比国家领袖更重要,他是思想的领袖。到伏尔泰,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文明过去曾服从武力,文明以后将服从思想。权仗和刀剑已经折断,光明将取而代之,也就是说权威变成自由。再也没有别的最高权力,人民只有法律,个人只有良心。           ——雨果《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演说》

 

 

 

材料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材料三是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分)

 

 

 

 

三、材料题:(10分)

1.读图,回答问题。(4分)“这回征兵咱家又得去一个”

(1)此幅漫画创作于1938年,反映的是一个日本家庭的状况。如果作者是日本人,反映了他的什么情绪?(1分)

 

 

 

 

(2)无论是站在中国人民还是日本人民的立场,此幅漫画表达的相同观点是什么?请列举教材中的史实来说明。(3分)

 

 

2、国际组织一般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或其他国际法主体)为实现共同的政治、经济目的,依据其缔结的条约或其他正式法律文件建立的常设性机构。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为日内瓦万国宫。一战后,它成为哪一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1分)

(2)请选择:“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这段材料中的缔约国成立的组织是(      )(1分)

A、三国协约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欧洲共同体

(3)根据所学知识,举出两个今天中国参加的经济类国际组织?(2分)

 

(4)二战后,形成了什么新的政治格局?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什么?(2分)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阅读下表内容后判断:

 

国家

时间

经济发展情况

发展原因

发展结果

联邦

德国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增长迅速

凭借原有的经济基础;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借助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取各种干预经济生活的措施。

1960年,成为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到20世纪7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跃升。

日本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高速发展

实行民主化改革;重视科学技术;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1)从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联邦德国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

  (2)日本、联邦德国经济高速发展都得到了美国的援助。              (      )

  (3)1955年,日本工业已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                   (       )

  (4)1960年,联邦德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      )

  (5)1967年,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       (      )

2、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不平凡的时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国际格局风云变幻。联系所学知识,请回答:

 

 

②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什么趋势?(1分)你认为中国应如何面对这种趋势?(2分)

 

 

 

五、组合题(12分)

历史的转型时期往往被称为历史的“节点”,在每一个历史的“节点”时,都会在思想意识、经济基础、政治体制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就下列有关的历史“节点”问题进行探讨。

探讨一:世界历史上的步入近代时期,在思想意识方面产生了什么新思想?这一新思想最大的影响是什么?(2分)

 

 

 

探讨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江泽民十五大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材料二: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哪一历史任务?(1分)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把相应内容填写在标有序号的空格内:(3分)

 

三次革命

主要领导人

主要历史意义

第一次

革命

孙中山

第二次

革命

毛泽东

第三次

革命

邓小平

  (3)“第三次革命”以来,我国在科技、外交、法制建设方面各取得了什么成就?(3分)

 

 

 

探讨三:在美国历史上,也曾经有过比较关键的“节点”。美国在摆脱外来殖民统治中颁布的重要文献是什么?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美国又分别面临什么样的“节点”?(3分)

 

 

宜宾市201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人文与社会第二部分(历史)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1)厌恶战争(反战情绪)(1分);(2)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只会是灾难(2分),例如:南京大屠杀,美国向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1分)

2、(1)国际联盟(1分);(2)B;(3)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2分)。

(4)两极格局;和平与发展(2分)。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1)∨(2)∨(3)○(4)×(5)○

   2、(1)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重视教育,培养人才;调整经济政策。(任答两点即可)(2分)。(2)全球化趋势(1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任答2点)

五、组合题(12分)

探讨一:文艺复兴(1分),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分)。

探讨二:(1)反帝凡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1分);

(2)

 

 

 

主要历史意义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积极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从此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称了国家的主人。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科技:实施863计划;外交:中美建交,加入世贸组织等;法制: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3分)

探讨三:《独立宣言》;30年代:经济危机;40年代:日本偷袭珍珠港,卷入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