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三观”知多少

时间:2015-01-21 20:51 来源:http://www.5idmw.com

  时光荏苒,踏上教坛,十几个春秋如白驹过隙。回眸这十几年的教学历程,可以说如孩童学步,歪歪扭扭、坎坎坷坷。当过“搬运工”(就是把“教参”上的内容搬到教本上,再搬到学生的笔记本上。而学生呢,也被培养成一批“小搬运工”,他们把老师抄给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搬到试卷上。)做过“油漆匠”,(就是把别人编好的教案抄写下来再拿到自己的课堂上用,就好像用师傅调好的油漆刷自己的墙。也不管自己的“墙”适合不适合别人的“油漆”。)在这两个过程中,我都走了不少弯路,以至于“沉舟侧畔千帆过”。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己不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不重视教育理念的更新,只是一味地学习“教什么”,“怎么教”,而不是研究教学生“怎样学”,心中只有教材,没有学生,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高耗低效。

  新课程的实施,使我这棵“病树”迎来了“万木春”。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对教材的研读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更应该注重理论的学习和观念的更新。因为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是实践的支撑。观念就好像是舵,方法是桨,无舵之船,桨力再大,怎能加入百舸争流之列?观念是的,方法是矢,无的放矢,谁说你是善射者?观念是帅,方法是兵,三军无帅,兵再精勇,焉能百战百胜?只有在观念上不断更新,才能跳出做一个教书匠的窠臼,才能积极应对新课程的全方位的挑战。我以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

  一、课程观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猫阿姨教孩子学抓老鼠,猫阿姨自己装扮成老鼠,让猫孩子天天操练,小猫咪们的确长进很大,不到一年的时间,它们鼎力合作还真的把猫妈妈给征服了。后来,老鼠们真的来了,当猫阿姨又像往常一样招呼孩子们抓老鼠时,小猫咪们竟然又把猫妈妈给抓了起来。因为,在它们看来,抓老鼠就是抓妈妈。可怜的猫妈妈没有把最重要的东西教给孩子们,反倒落下一个可悲的、贻笑大方的结局。

  这使我想起了我们的传统的语文教学。老师讲,学生记,老师给,学生收,有的老师甚至让学生把课内阅读题的答案背下来,以应付考试。想想看,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不仅无法应对新课标指导下的考试,而且不具备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与素养。还有一些老师,认为课程改革就是教材改革。原来教的是老教材,是省教版,现在教的是新教材,是人教版,换汤不换药,其实都是教课文,都是让学生会做题、能考试。其实这种理解有失偏颇。首先,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教材只是课程的载体,是实施课程的平台,教师和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演出一幕幕异彩纷呈的剧目。教师教教材,其实是在用教材“教”,是在培养学生融会贯通、执一驭万的能力。否则,猫阿姨的悲剧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将再次上演。其次,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课程是一种“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说,不同的教师和学生就会建构出不同的课程。所以,我们有时候会感到,同一篇教案,在两个班教学,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没有必要刻意模仿别人的教法,而是要树立自己的课程观,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例如,我在执教《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时,一个班级的学生对“我从小悬崖上爬了下来,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的理解相当精彩,而我在另一个班上课,因学生、和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学生的阅读理解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但只要他们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据,他们的阅读个性体验也理应得到尊重和肯定。执教《月亮上的足迹》这篇课文,我安排学生扮演三位宇航员,举行一个“记者招待会”,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扮演“宇航员”的学生回答得也很精彩。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执教《山市》这篇课文时,安排了“我给蒲松龄讲故事”的活动,一、假如我是孙公子禹年,请用现代汉语给蒲松龄讲“山市”的故事,其目的是让学生自主疏通文言词句;二、请你用学过的科学知识,给蒲松龄解释“山市”的成因,其目的是让学生深入探究课文;三、你还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故事要讲给蒲松龄听?请写一则《聊斋志异》新编。其目的是对课文学习的延伸和拓展,说的时髦一些,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通过这些实例可以看出,课程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课程不仅是文本,更是一种体验;课程不仅是课本,更是一种活动。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课程观,才能引来源头的活水,才能建设更加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学生观

  《走一步,再走一步》在新老教材里都有,我们曾这样设计过教学环节:(一)根据教参要求,确定哪些生字词是教学重点,教学生认读和抄写;(二)阅读课文,找出记叙的“六要素”,理清文章结构;(三)找出对人物心理描写的部分,加以分析,归纳中心(四)布置“地毯式”的练习,对学生学过的知识点加以强化训练,以防“不测”。我们也可以这样设计教学环节:(一)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己认为不熟悉的生字词并把它们写在黑板上,以提醒大家注意;(二)读了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不理解?(三)对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四)延伸拓展: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怎样处理的?请在班级里进行交流。这两种做法看似平常,却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学生观。第一种设计更多地关注的是生字词,是知识点,是教学内容,而惟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差异。可以说是“目中无人”,而第二种设计则是“目中有人”,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的体现。

  几十年来,中国的语文教学走了不少弯路,由重知识的传授到重智力的开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技”轻人的现象。学生往往成为考试的机器,成为挣分数的工具,而不是发展的主体。因此,据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历了中学阶段的学习,说话常常语无伦次,写作常常辞不达意,语文水平不过关。所以,才有了上个世纪90年代那场声势浩大的对语文教学的“大讨伐”。“误尽苍生是语文”啊!当然,置身于考试旋涡中的我们,的确也有许多无奈,就像上海的陈军老师所言,“就像被应试教育的鞭子抽打着的永不停息的陀螺”,只能急功近利的干些“拔苗助长”的事了。什么“以人为本”,什么“学生的全面素养”,还是分数最重要!学校考评、家长关注、学生需要啊!所以,对新的理念也只能“想说爱你不容易”了。《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那个“父亲”多好啊,他并没有直接把“我”抱下悬崖,而是扶植“我”的自信,教给“我”爬下悬崖的方法,鼓励“我”大胆地靠自己走下悬崖。使“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使 “我”获得了战胜人生困难的宝贵经验。假如是我们的话,管不了那么多了,我先把你“抱下来“算了,因为领导还等着向我要成绩呢!叶圣陶先生曾告诫我们:“学习语文是急不来的。”作为一个有思想的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质量如何,语文素养如何,不能只靠教师外塑,要靠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任何高明的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学习,代替学生成长。”(于漪语)得让学生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再者,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决不是教师想让他怎样,他就怎样,他既不是教师的四肢,可以由教师随意支配;也不是泥塑和石膏,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教师还是应该为学生的发展多作一些考虑,切切实实地想办法动脑筋提高学生的能力。至于考试问题,我相信,只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也一定能具备应对考试的能力。

  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我”爬下悬崖的精彩片断:父亲对儿子没有盛气凌人地训斥,没有简单粗暴地  ;有的只是平等慈爱的关怀,有的只是循循善诱的引导。多么融洽的父子关系啊!新课程中关于师生关系的定位是 “交往”,这就要求我们也要像文中的“父亲”一样,平等地看待学生,真诚地尊重学生。现在的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接触面广,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我们老师还要强。比如学生的普通话比我说得好,学生的电脑比我操作得熟练等,“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新课程下的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一同学习,和学生一同成长。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尔连柯成功的秘诀便是“给学生以最大的信任,给学生以最大的尊重。”而信任、尊重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肯定学生不同于教材、不同于教参、不同于教师的看法。这样才能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例如,我在教学《在山的那边》这首诗歌时,有一学生突然打断我的教学进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山那边明明还是山,而妈妈告诉我是海”,“妈妈”不是骗“我”了吗?听了这位学生貌似不恭的提问,我并没有漠视他,相反,我随机组织学生对他的问题展开讨论。结果,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活动中,教学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鲁迅先生的《风筝》对初一学生而言,学习的难度比较大,连鲁迅先生自己都说过,我的文章,三十岁以上的人才能看懂。但只要我们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质疑,合作探究,学生的内驱力得以激活,学生的潜力得以挖掘,学生也一定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爬下这座“小悬崖”。记得我在上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进行质疑。有的学生提出:弟弟如此喜欢“风筝”,而“我”为什么就不喜欢呢?我便相机诱导:文中哪些地方写“弟弟”喜欢风筝,哪些地方写“我”不喜欢风筝?请找出文中的语句加以说明。这个过程目的是引领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此后,我再让学生结合自己了解的课文背景对第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探究,学生认识到,文中的”我”不是不喜欢风筝,因为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写了作者有爱玩的天性,他之所以在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因为在封建家庭礼教当中,“长兄为父”,他不得不变得少年老成,要给小兄弟做个榜样。同时,他是出于对弟弟的爱,是希望弟弟有出息,所以才气愤地毁坏了弟弟的风筝。当然,后来,他明白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他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在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品味语言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鉴赏评价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学生也由此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如果是教师硬把自己的理解或教参的看法强加给学生,学生必然是雾里看花,似懂非懂。学生没有亲历“语文”,没有自主的语文实践,如何能提高语文素养呢?可以说,眼里没有学生的教育,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忘记了学生的教师,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师。

  三、教师观

  新课程改革关于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以为,“首席”一词是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实施新课程,教师既应该是学识渊博、学贯中西的“杂家”,又应该是熟谙学生心理、精通教育规律的“学者”,还应该是能驾驭全局,善于引导,精于点拨,举重若轻,收放自如的“主持人”。所以,新课程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能力:面对全体学生,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因材施教的能力;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善于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能力;优化教学过程,善于调控教学节奏的能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巧于点拨的能力;注意教学反馈,善于对学生作出评价的能力。课程改革呼唤新型教师,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做人的境界,治学的境界,执教的境界。,才能避免低视角、低层面的从事语文教学。但是现今教师业余读书“充电”的情况却不能令人乐观。一些教师常常是忙于备课、写教案、批作业、出考试题、改考试卷,至于读书学习,消化思考,则无暇顾及。某家新闻媒体曾做过一项关于教师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阅读面大于一般教师;一般教师大于语文教师。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语文教师在上何其芳《秋天》时,学生问他“何其芳”是男的还是女的?他回答是女的,而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读过何其芳的诗,我记得他是男的。”这位老师还强不知以为知,生硬地说“我说是女的,就是女的,你听听这名字,带“芳”字,就是女的。”还有一位教师,学生问他:老师,你读过《伊索寓言》吗?鲁迅的《朝花夕拾》中还有哪些文章?他却答不上来。当然,做教师的不可能每本书都读过,但至少应该是一位爱读书,善写作的人。试想,一个不爱读书,疏于动笔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读书写作的兴趣呢? “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提高了,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再者,作为“首席”,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喜与忧,要勤于记录,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善于进行反思,这样,自己的教学经历才有可能变成教学经验,才可以不断的提高专业水平,才有可能由经验型的教师变成学者型的教师。现在我们使用的新的备课本,专门设计了“课后反思”这一环节,我们的确应该予以重视,不能在那里“留白。”点滴体会,灵光忽现,及时记录,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必然可以不断的提高专业水平。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每一位老师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做出自己的回答。而我参与新课程的教学只有短短的一年,可以说属于蹒跚学步阶段。虽然我生性驽钝,学养浅薄,但目标执着,我相信:只要我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持之以恒地走下去,一定可以引领学生抵达我们所要到的地方!